煤業集團成莊礦堅持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相結合,不斷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充分發揮員工才能,全面激發“五小”創新,技術改造活力,積極探索、精準發力,不斷擦亮創新“底色”,激活發展動能。去年該礦《綜采工作面開關平臺自移工藝及設備的研究》《基于云平臺的煤礦水害信息管理與監測預警的關鍵技術》《回采工作面陷落柱槽波地震探測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等項目榮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
搭平臺 為科技創新裝上“孵化器”

該礦以創新工作室為抓手,激勵廣大職工立足崗位推進技術創新,努力為職工搭建創新平臺,擁有國家級“晨光大師工作室”、省級“牛文兵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劉麗霞女工工作室、班組長工作室”三個技能大師工作室,通過多年的運行發展,已培養出了數百名高技能人才。
為了培養更多技術過硬、富有創新精神的技能型隊伍,他們對大師工作室的培訓場地進行擴建,將原有300平米的理論和實訓車間,擴大到約3900平米,設有專門的電教樓和兩個實訓車間,并增加了大量針對性實訓設備。擴建后的電教樓分別設有電器開關實驗室檢測試驗中心、小改小革創新開發實驗室、網絡通訊研究實驗室等十多個專業實驗室。“晨光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張晨光介紹說:“兩個實訓車間包含有變頻一體機調試中心區、EEP電液控制和恒壓供液調試中心區、智能化綜采調試中心區、綜合小改小革加工實驗、通風瓦斯和抽放高壓配電區等6個區域,可滿足當前礦井各種專業化精準培訓教學?!比缃?,大師工作室已成為煤礦解決技術難題的“攻關站”,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孵化器”,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練兵場”。
涌成果 為高質量發展添上“穩定器”

隨著創新環境不斷優化,該礦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為實現采煤工作面產量計數,監測隊和相關部門技術人員經過多次調研和現場分析,成功研發出煤流產量計數系統。技術人員將高清高速攝像儀安裝在皮帶正上方,通過高清高速相機獲取采煤工作面皮帶上圖像信息,利用服務器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科學運算。針對運行以來發現的問題,技術人員認真研究分析原因,對系統部分模塊進行改進,實現了該系統在停電、停皮帶等異常情況下的精準測算。經過測算得到的數據將通過井下工業自動化網絡光纖傳輸到地面監測機房和調度臺,調度人員可以直觀地看到每個采面每日的產量,實現了以創新引領創效、以創效推動發展。
促技改 為提質增效安上“加速器”

該礦還將創新目光放在生產環節,組織技能人才圍繞制約礦井高效發展的瓶頸、難題,開展技術研討、技術改造,確保各類設備高效運轉。為了提高鉆孔施工效率和瓦斯治理效果,他們引進了特大功率定向鉆機ZYWL-25000DS,并進行了使用試驗,但在施工過程中,無法形成孔徑300mm、深度500米的鉆孔,而且多次出現鉆孔跑偏現象,造成斷鉆、掉鉆等現象,影響施工效率。
針對這一問題,該礦技術人員堅持“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創新”的理念,與業務科室人員一起大膽創新,設計鉆頭進行加工改造。結合工作經驗,他們反復研究改造,通過對大直徑鉆孔擴孔鉆頭先后進行4次改良試驗,最終實現成孔直徑300mm、孔深500m目標,這是該礦自直徑195mm鉆孔成功擴大到300mm的首例,為企業推廣應用大直徑高位定向長鉆孔施工奠定了基礎,施工次數由原來的3次成型提升為2次,且有效解決了上隅角瓦斯超限問題。